导入数据...
 
 
 
 
 
 
 
 
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诗和远方
[纪委监察处]发布时间:2019年09月03日
  查看:
  来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多人渴望的诗和远方。可在郑晓蓉看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她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诗和远方。

\

郑晓蓉(中)

从2018年10月中旬作为都江堰市第5批援藏干部踏上高原开始,从都江堰市纪委到康定市纪委,郑晓蓉把清风正气、廉洁自律、求真务实和开拓进取都带到了高原。去年,她被评为“2018年度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先进个人”。

荣誉的背后是纪检人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坚守。郑晓蓉和同事们的工作日常是这样的:骑着两轮摩托车摸黑入户、迎着雪策马进村、围地而坐啃冷馒头、身套麻绳溜索过河……通过近一年的帮扶,当地干部的学习氛围浓厚,法纪意识增强;当地村民严守村规民约,除去陋习。

攻克难关 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

从2018年10月中旬踏上高原开始,10个月多的援藏生涯,300多个日日夜夜,郑晓蓉对纪检监察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脱贫攻坚一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深入现场开渠布管,为群众引来甘甜之水,让她不再简单地认为纪委监委只需要“执纪监督问责”;紧盯村规民约执行不到位、倒查村纪检委员失职失责,她不再简单地认为纪检监察机关就是“保险箱”“避风港”、纪检人身份就是“盔甲”,而是打铁必须自身硬;每周一工作例会上采取风趣幽默的语言、运用务实管用的“以案说法”,让她不再简单地认为纪检监察工作只有枯燥的调查报告和繁琐的审查流程……

\

郑晓蓉挂职康定市纪委副书记一职,在康定市纪委班子分工中,她分管党风政风监督和廉政教育、纪检监察宣传工作。她结合康定市与都江堰市实际,促进双方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今年1月上旬,康定市纪委监委派20人到都江堰市纪委监委,就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案件查办、廉政文化建设等工作进行交流学习;两地达成业务骨干跟班学习培训协议,都江堰市每年为康定市纪委培养业务骨干8名。她还从脱贫攻坚监督检查入手,认真分析研判康定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薄弱环节,积极寻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及时将都江堰市党风廉政建设好的工作经验与康定工作融合,2018年康定市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取得长足进步,全省排名较2017年提升了56位;在开展好“基层减负年”、蒲波严重违纪违法“以案促改”等专项工作的同时,今年6月,创新开展了州监狱体验式警示教育,让全市100余名领导干部深受触动。

康定市244个村,每个村都配有纪检委员。在调查走访中,郑晓蓉发现全市村纪检委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层次比较低的现象,作为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的前哨,有的不会监督,有的不敢监督。如何引导他们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今年5月,针对这一群体,郑晓蓉在折东片区组织举办了2场专题培训,就监督方法、监督重点、工作切入点等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期间,正好遇到炉城街道清泉二村的一户人家准备给家中老人举办80岁寿宴,可村上制定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只能在婚丧添丁这三件大事上宴请宾客。该村纪检委员得知情况后不但不及时制止,还应邀参加了宴请,这对全市巩固移风易俗的脱贫成效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郑晓蓉及时将这个案例搬上了课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给各村纪检委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精准帮扶 贫困户住上了新房子

为深入调查掌握实际情况,去年,郑晓蓉在初到康定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深入到全市21个乡镇(街道)积极开展工作调查研究,了解乡镇、村一级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让郑晓蓉难忘的是:当她结束对折东片区朋布西乡的检查、准备翻越折多山返回驻地时,漫天风雪不期而至,被风雪困住的她索性带着组员又深入到折西片区的甲根坝乡、沙德镇开展基层走访,直至第3天雪停了才返回市里。

工作虽然艰辛,可看到贫困户脱贫摘帽,生活向好的时候,郑晓蓉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

今年1月下旬,郑晓蓉和同事一起到金汤镇青杠三村贫困户聂永洪阿伯家实地走访。聂老伯家有3个残疾人,就靠一个儿子打工挣钱,还要养2个小孙子,房子不够住,2018年,聂老伯申请到藏区新居建设政策的3万元补贴,盖了一座新房子。虽然房子建好了,可因为天气寒冷,室内装修没办法进行,水电不通,所以眼看春节来临,聂老伯一家仍然没办法搬进新房住。

说办就办。当晚8点,在金汤镇党委会议室,郑晓蓉代表督查组,向金汤镇党委书记李恒香反馈督查情况,“聂永洪家目前各个房间里面还是毛坯,厨房、客厅堆满建筑垃圾,水、电未通,未达到入住条件,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10天之内帮助聂永洪家的新房达到入住标准……”不断跟进、落实、确认,郑晓蓉几乎每天都盯着聂永洪家新房的装修进度。她还嘱咐青杠三村驻村的援藏队友唐胜老师,“家具摆好后,记得及时拍两张照片发给我。”

\

“书记,我家搬进新房了。”春节前两天的一个傍晚,郑晓蓉接到了聂永洪打来的电话。她一直牵挂的心终于落地,看着唐老师微信上发过来的新家的照片,她也由衷地为坚守在基层一线的战友们点赞。

有容乃大 做时代的劲草真金

郑晓蓉还记得整装待发时,有人对她说:援藏2年的时间难熬哦!可她认为,人生本就是一个熬的过程,熬是一种心性的磨炼,是不能放弃时的一种坚持,是不能蹉跎时的一种忍耐,是不能懦弱时的一种坚强。静静的夜,蹲点在对口帮扶村,一个人听风、望月,守护安宁;下乡途中,体验山路十八弯,在山巅俯瞰行云、流水,收获喜悦;漫步回驻地,一个人在漫天雪花中放飞思绪,心灵空间的容量被无限放大!留白的生活,如此“熬”,则是安好!

\

留意郑晓蓉的人生履历,发现她不仅是一位敢闯敢拼的女子,且文采很好,她写给女儿18岁生日成人礼的一封信又足见一位母亲的胸怀:爱子则计之深远。

去年告别女儿开始援藏工作时,女儿正在读高三。懂事的女儿只对妈妈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半个月回家看望她一次。可是,很多时候因为工作郑晓蓉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去年腊月二十九,她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让女儿感受到母亲的陪伴和爱,她选择每晚通过微信视频陪伴女儿。

今年年初,女儿进入高三下学期,学业任务重,升学压力大,每晚,不管女儿学习到多晚,郑晓蓉都在视频这端安静地陪着女儿。有时候两人都很忙时,干脆就开着视频,一起忙学习和工作。郑晓蓉就是以这种方式默默陪伴在女儿身边,给予支持和鼓励。今年7月,女儿如愿考取了向往的大学。当女儿将录取通知书照片通过微信发送她的时候,郑晓蓉的眼眶湿润了。正如她在今年5月18日女儿成人礼当天给女儿的家书中写到的一样:“奋斗的人生最美丽,面对人生中无数个困难时,要依靠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诠释‘量变到质变’的真理。凡事咬牙坚持走过去,就会领略不同的风景,企及不同的高度。任何收获都不是巧合,而是坚持不懈的结果。你的坚韧是你最好的名片。为了无悔,千万不要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里选择舒适和安逸。”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郑晓蓉说,她很庆幸并自豪,能躬逢盛世,与子同袍,做党的忠诚卫士,挺立在纪律的前沿。在高原脱贫攻坚道路上,她和同事们将继续精耕细作、接续奋斗,做时代的劲草真金,为脱贫奔小康的目标努力前行!(编辑 陈艾 程廷静)

转载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http://www.ljcd.gov.cn/show-48-67474-1.html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管理员